城市中隐藏“资源矿山” 北京废品回收不容小觑

    北京活跃着一个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废品回收大军,打理着这个大都会2000万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。

    来自河南省固始县的孙友志,在奥运场馆“鸟巢”附近的居民区开了一个废品回收站。“这儿游客多。我回收的多是饮料瓶、快餐盒。”孙友志说。29岁的他,在这里收废品已经4年,每天平均工作10个小时,从早上7点直到傍晚。

    当政府正在努力推动这个国家实现循环发展、建设生态文明之际,孙友志每天傍晚都会将一天收到的废品装上货车,卖到6公里外的东小口镇的废品回收市场。在那里,废旧物品将开始一段新的“循环之旅”。位于北京北五环外的东小口镇,是京城的一处废品分类中心和集散地。这里废品回收作坊林立,分门别类,各家专收一种废品,进行粗加工。

    收废纸的商铺,把旧书挑出来卖到旧书市场,报纸挑出来卖给纸厂,纸板送到打包站压缩。而回收饮料瓶的作坊,先去掉瓶盖和商标,再把瓶身通过压缩粉碎机打成米粒大小的颗粒,然后卖给化纤厂深加工,生产出化纤丝。

    “我们穿的衣服,其中的化纤成分,有很多就是饮料瓶再加工出来的。”在塑料粉碎厂打过工的孙友志说。上世纪50、60年代,为缓解社会物资匮乏,中国各个城市都建立了废品回收站。到了80年代,伴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城市化,集体所有制的废品回收站纷纷倒闭,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废品回收主力军。

    北京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的数据显示,在该市政府部门登记注册的废品回收人员约有12万,基本上是来自河南、安徽和河北的农民工。循环经济专家、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程会强估计,实际数字远大于此。算上未登记注册的回收网点人员和拾荒人员,这个群体大约有20万人。他们中的一些人捡废品,一些人骑着人力车走街串巷的收购废品,还有一些人像孙友志一样,在人口稠密的社区开设废品收购站,他们把城市分散的废旧物资汇集、分类、粗加工,随后送进工厂成为再生原材料。

    在程会强眼中,越来越多的废弃物品逐渐积聚成了一座座资源丰富的“城市矿山”。他说,回收一吨废纸,可造纸0.8吨,节约木材3立方米。回收一吨废钢,可炼钢0.8吨,回收一吨废塑料瓶,可节约6吨石油。

   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秘书长富鸿钧说:“废品回收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,收废品很苦,工作环境很差。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,废弃资源才有‘变废为宝’的可能。”

    孙友志一家人全靠回收废品为生。父母在回龙观地区的废品市场打工,撕可乐瓶上的商标,小舅子和他一起在“鸟巢”附近收废品,他们的妻子在家看管孩子。孙友志说:“在北京收废品几十万人,四分之三都是我们固始老乡,老乡带老乡,都做了这个。”

    83岁的刘奶奶每天都到孙友志这儿卖废品。“我爱卖给他,他和气、算账算得细。”

    刘奶奶是河南周口人,来北京多年。“我从退休第一天开始就捡废品。钱啊,用的时候有多少都不多。孩子也不让我捡,我觉得靠手靠脚挣钱不丢人。”

    孙友志说,他很喜欢刘奶奶,“爱说话,总穿得干干净净”。孙自己也很爱干净。初冬季节,他穿一条靛青色牛仔裤,配驼色棉外套,脖子处露出白色衬衫领。如果不是在堆积如山的废品中忙碌,浓眉大眼、身材挺拔的孙友志看起来更像是健身教练。

    在孙友志看来,大部分人对废品的用途只是简单了解,卖废品也不是出于保护环境的意识。“特别是年轻人,偶尔卖卖废品,很多时候都嫌麻烦,当成垃圾扔了。”

    每天傍晚时分,当4.2米长的厢式货车塞满时,孙友志打烊,再把废品卖到东小口镇。他平均一天卖3000个饮料瓶,1吨废纸,将近100公斤废铁,200公斤塑料。除掉费用,他和小舅子两个人一共能赚300多元。

    北京的废品回收量不容小觑。市政府公布的数据表明,2010年北京市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达635万吨,当年的再生资源回收量467万吨。

    程会强说,中国每年塑料瓶的废弃量达到300多万吨,如果全部回收再利用,将减少1800多万吨的石油消耗,超过辽河油田一年的石油产量。

    在循环经济的意义上,“在中国城市里,有一个个看不见的小型油田,小型森林……”程会强说。